南朝宋初,“隱逸之宗”陶淵明聽到進入關中的故友講述百姓逃避秦時戰亂而隱耕武陵山區的傳說,創作千古名篇《桃花源記》,把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稱為“世外桃源”,使桃花源成為天下名勝。之后,韓愈和蘇軾等歷朝歷代詩文大家競相吟詠桃花源,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產。近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分別描繪桃源縣、酉陽縣、鶴峰縣和永定區的“桃花源”,各執一詞,都有依據。其實,“桃花源”在陶淵明的心里。如果要說“桃花源”在哪里,也可以說“武陵處處桃花源”。位于湘鄂渝黔交界之處的武陵山區廣袤千里,山環水復,中多迷津,桃花處處有之,尋到一條孕育希望的桃花小溪確是輕而易舉之事。被史籍稱為“天下奇觀”的索溪峪也是“桃花源”。唐代詩人李白就說:“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唐代詩人王維寫道:“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古代詩人筆下的“武陵源”就是人間仙境桃花源的代名詞。
在龍年陽春三月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和張家界市作家協會采風作家且歌且笑,緣溪而行,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但見屋舍儼然,花橋翹角,筒車悠悠轉動,仿佛在唱迎賓之歌。依山傍水的黃龍洞生態廣場竟有數畝肥沃的田地、清澈的池塘,金黃色的油菜花兒艷麗誘人。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土家族轉角樓和《煙雨張家界》大劇場之間往來耕作的農人和前來游覽的游客顯得非常快樂,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武陵風情畫卷啊!
次日,我們游覽了索溪峪的部分景區。旅游名勝索溪峪地質獨特,地貌瑰麗,山奇峰秀,谷幽水碧。西南部西海、神堂灣、十里畫廊、百丈峽、寶峰湖、一線天和白虎堂等景區聳立千百座石英砂巖峰林,闖眼突兀,奇甲天下。東北部仙花洞、黃龍洞和觀音洞為石灰巖溶蝕而成的巖溶景觀,石柱、石花千姿百態,琳瑯滿目。索溪峪呈盆地狀,四周高,中間低,山、丘、川并存,峰、洞、湖兼備。這里山奇、峰秀、谷幽、水碧、林古、洞奧,依自然態勢分為西海、十里畫廊、百丈峽、紫霞觀、寶峰湖、黃龍洞、觀音洞和中國大鯢生物科技館8條游覽線,共有200多個景點。
“十里畫廊”位于索溪峪風景區西北部,原名干溪溝,長5.8公里,為一狹長峽谷,一溪中流。峰谷兩側群峰環列,造型各異,組成一幅幅天然雕塑畫。雕塑家錢紹武稱其為“一條天然雕塑杰作的群像陳列長廊。”詩人黎盛鳴游畢賦詩:“奇峰爭起鬧長空,百態千姿造化功;秀谷清溪十里路,游人多少畫廊中。”游客乘坐十里畫廊觀光電車可見轉閣樓、向王棺、轎頂峰、猛虎嘯天、猴王嘹哨、壽星迎賓、夫妻抱子、采藥老人峰、眾女拜觀音、向王觀書、海螺峰、三姊妹峰、錦鼠觀天、詩女巖和將相峰等景點。
高山湖泊寶峰湖是以水為主的風景區,被譽為“世界湖泊經典”“人間瑤池”。寶峰湖位于索溪峪風景區南部,因背靠佛教勝地寶峰山而得名,總面積為274公頃,由鷹窩寨和寶峰湖兩大景區組成,集湖光山色于一體,融民族風情于一身。寶峰湖群峰環抱,山清水秀,湖長2.5公里,總面積達30公頃。湖內碧水一泓,水光瀲滟,野寨險嵬,山色空蒙,奇峰綠樹盡映湖中,呈現出美妙的山水畫。游人乘坐游艇環湖,可見石門迎賓、孔雀開屏、山歌船、金蟾含月、笑面佛、神游峰、半臉八戒、回音壁、娃娃魚巖、二蛙鬧春、金龜出水、情人橋、鱷魚巖、仙女照鏡、鴛鴦島和留客松等景點,還可聽到土家民歌和“寶鳳奪窩”的故事。
早在明清時期,索溪峪風景區已成為九溪衛城通往永定衛城的關隘,地理位置非常顯要。黎昌韓、褚延泰等文官武將競相游覽觀光,撰文題詩,揮毫贊絕。明代弘治年間,《岳州府志》最早描寫百丈峽風景區:“石崖兩面對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峽,長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明代萬歷年間,永定衛通判夏子云在《百丈峽》中寫道:“尋常山里數青峰,玉筍成形插楚封;澗道凍云沉白日,寺門長坂度疏鐘;古苔一望迷幽壑,峭壁千年掛老松;玉壘匡廬曾浪跡,巨靈移岳此重逢。”清末,土家詩人吳肇端寫了《詠索溪峪》等八首描繪索溪峪美景古詩。清末,土家學者吳愈材考察索溪峪山水風光以后,撰寫極有價值的《索水志》和《不息園雜詩雜記》,留下優美的土家族竹枝詞。古詩《索溪峪》寫道:“路似羊腸水似弦,夕陽斜照半山煙;遙遙谷口橫云處,怪石嵯峨亂插天”。現在,百丈峽“明代石刻景點”還可看見明代進士于越書寫的“百丈峽”三個字以及明代嘉靖年間九永兵備右參政胡桂芳名詩:“峽高百丈洞云深,要識桃源此處尋;戎旅徐行風雪緊,誰將興盡類山陰。”
自古以來,索溪峪云霧繚繞,好似蓬萊仙境。居住在轉角樓寨子里的土家祖先用土家語言把這個云山霧海命名為“索溪峪”,其漢語意思是“霧大的山寨”。北宋祥符年間,慈利土酋互相仇殺,宋真宗詔命澧州知州劉仁霸前往慈利宣讀安撫百姓圣旨,派遣將士修筑索溪峪等五個寨堡。元朝初年,鐵禪祖師習圭創建寶峰寺。明朝初年,慈利安撫使覃垕首舉起義大旗,明太祖派遣江夏候周德興率領大軍鎮剿,戰斗在百丈峽展開。先鋒覃添順之妻易淑貞邊讓褡褳中的嬰兒吃奶,邊舞寶劍殺出陣來,像砍高粱巔一樣,砍掉覃垕戰將田大等人頭顱,易淑貞因戰功被封為“大奶夫人”。故《光緒永定縣鄉土志》載“明時征覃垕至此,壁上有摩崖書百丈峽三字”。明代洪武年間,土家首領向大坤在天子洲,吹角齊軍,建邦立帝。朱元璋速派楚王朱楨等將領前來鎮壓,在接火橋接火。向王天子從仙女橋退至神堂灣被迫跳崖自盡。土家后代在相天灣修建向王天子廟,廟門上端書有“向王宮”三個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改革開放春風吹遍三湘四水。中共慈利縣委、縣政府開發索溪峪旅游資源,大力建設旅游基礎設施。1988年,國務院批復組建武陵源區,區政府駐索溪峪。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產。2007年,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旅游局頒發的中國首批5A國家級旅游景區證書。因此,武陵源風景區成為武陵山區“新桃花源”,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和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旅游產業日益壯大,旅游文化日益繁榮,旅游收入日益增長,土家人民日益富裕,邁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美麗中國的湖南名片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
來源:武陵源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戴楚洲
編輯:毛娟
本文為武陵源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695632.com/content/646855/97/1442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