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為全力辦好首屆張家界旅游發展大會,武陵源區上下按照“立標打樣” “辦一次會,興一座城”“一地跨越,全市突破”要求,持續放大資源優勢,唱響武陵源旅游品牌,推動全區旅游產業邁向更深層次、更廣范圍、更高水平,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貢獻力量。即日起,武陵源區融媒體中心推出系列報道,全面展現全區各行各業在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迎辦首屆張家界旅游發展大會、推進武陵源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體舉措和生動實踐。
“微實事”撬動“大民生”張家界武陵源城市品質內外生輝
武陵源區融媒體中心8月4日訊(記者 覃蕾)抬頭仰望,是醉人的“天空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生態綠”。走在武陵源街頭,煥然一新的休閑公園及網紅石灘、換上“彩衣”的電箱、天空中“蜘蛛網”變“五線譜”……說起武陵源的環境變化,贏得居民們贊不絕口。
今年來,武陵源區以承辦首屆張家界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始終貫徹“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工作要求,著力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和居民生活條件,從整體到局部,逐步推動城市面貌提升,讓武陵源區顏值更高、氣質更好、面子更足、里子更實。
清理空中“蜘蛛網”讓城市“無線”美
空中線纜整治一直是治理工作中的難題,大量的架空線纜不僅影響市容市貌,也影響小區的美觀,更存在眾多安全隱患,對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
為消除此類隱患,同時還居民一個亮麗的視野,今年來,由區發改局牽頭,先后對城區12條主次干道、13條背街小巷和7個居住小區空中網線進行整治,讓城市“無線”亮麗。
“這邊纜線有點亂,需要捆扎一下……”“這根纜線是廢線,需要拆除。”7月12日,在天鵝路沿線(野貓峪入口-區應急局大門口),施工人員正在對空中雜亂無章、縱橫交錯的線纜進行整理作業,對廢舊光纜進行全部拆除,對有安全隱患,不美觀的線纜進行捆綁規整,通過線纜“入地、入管、貼墻、捆扎、拆除”等方式,實現線清、箱隱、景美。
整治前
整治后
“這些線纜又亂又雜,纏得像‘蜘蛛網’一樣,還有幾根都垂下來了,尤其是下雨的時候從這里經過,很擔心安全問題,現在經過改造后整齊有序又安全了。”路過此處的居民毛先生說。
截至目前,天鵝路(野貓峪入口-區應急管理局旁)、原湘法賓館宿舍、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背后、花花槽門已完成整治,共清理廢線5600余米,惠及500余住戶。
“微改造”“精提升” 打造家門口的好去處
河畔綿延數公里的公園里綠茵茵的草坪和蒼翠欲滴的樹林,籃球場、足球場、跑步道上居民樂享健身……每到傍晚時分,位于武陵源索溪峪街道的喻家嘴公園一派城美人和的動人景象。
市民和游人撈魚摸蟹、戲水納涼
去到城市的另一頭,也呈現出一片紅火熱鬧的景象。來到索溪河畔網紅石灘,映入眼簾的全是散步、戲水、捉蝦摸蟹的居民游客們,三兩成群,迎著習習微風,享受戲水的樂趣,好不愜意。“一直以來,我們堅持在河道治理過程中融入生態理念,建設生態河底、生態護坡,全面提升城區河道流域水功能,形成一道蜿蜒順暢、寬闊平展、清澈透明河道,為居民打造家門口的好去處。”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來,武陵源區休閑景觀建設堅持見縫插綠、因地制宜、景觀與人文并重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老舊綠地改造與空地新建相結合,用“微改造”“精提升”,建設改造社區公園、街頭游園、小微綠地、河畔石灘,把休閑娛樂地建在家門口。
推窗即是風景,綠樹芳草、花架廊亭,讓人滿心愜意;出門就是公園、石灘,老人談歡、孩子嬉鬧,人人怡然自樂。如今,推窗見綠、出門進園這種“詩與遠方”的生活,在武陵源已“觸手可及”。
“硬件”升級 讓城市有品質更有“溫度”
條條背街小巷,就像城市的“毛細血管”,看似不起眼,卻是離居民最近的“連心路”。
今年以來,武陵源區按照“功能齊全、交通順暢、環境整潔、文化彰顯”的整治原則,在主城區積極開展背街小巷市政設施體檢等專項行動,將城市精細化管理向街巷胡同延伸,贏得廣大居民一致好評。
破損路燈廣告清理
執法人員清理沿街小廣告
“今年,我們對城區所有背街小巷都進行了‘大體檢’,截至7月底,共排查城市污水、排水井116個,更換污水井蓋27個、排水井12個;排查城市路燈1470個,更換維修310個;對城區21座橋梁進行安全排查,整改安全隱患4處;維護主次干道46處計5.11公里,維修人行道青石板453平方,更換城區損壞破損的座椅55把,疏通雨水管道216米。”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此之外,武陵源區還統一對城區部分公共廁所進行提質升級,增添配備“第三衛生間”等功能,專為母嬰、行動不便人士提供便利。
“方便多了,廁所里還有壁掛式的寶寶安放處,很貼心。再也不用擔心上廁所不方便的問題了。”新晉寶媽胡女士開心的說。
一件件“微實事”,撬動的是“大民生”。如今,武陵源區城市管理水平提質升級、城區面貌華麗蝶變,人居環境越來越漂亮,居民的幸福指數正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