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到民族生存、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戰略高度,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的一系列戰略措施,這對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山東省30年來一直在探索通過產業融合、部門聯合和不同領域的資源整合,來促進社會文化發展和繁榮的途徑,并成功創造了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這些實踐探索在理論上進一步驗證了旅游產業發展在促進文化繁榮、提升區域軟實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旅游+文化:強化地方文化特色。早在30年前,著名學者于光遠先生就提出,旅游是文化性的經濟產業。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實踐充分證實了越是注重保護、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旅游產品就越有內涵,地方旅游形象就越鮮明,旅游產業發展就越有質量,旅游的綜合效益就發揮得越充分。
山東省在4年前提出了打造“好客山東”旅游品牌,對山東的地域文化和資源特色進行了精準的提煉和概括,真正把山東的旅游營銷從資源營銷的初級階段成功轉型到文化營銷階段。“好客山東”是對山東地域文化的高度概括,這種對山東人文精神的凝練強化了山東的地域文化特色。經過幾年的應用實踐和在國內外的廣泛推廣,“好客山東”這一原本作為地方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口號已經成功地轉化為整個山東的地方文化形象——旅游與文化的結合,成為強化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徑。
旅游+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軟實力。軟實力的內涵包括很多內容,其中文化影響力、人文親和力是最重要的內容,而這些要轉化成對地方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則體現為地方吸引力。從這個角度上講,旅游吸引力實際就是地方軟實力的最直接的體現。而旅游與文化的結合則是提升地方旅游吸引力的主要途徑。旅游+文化,在拓展地方文化影響力、提高地方旅游吸引力、提升地方軟實力等方面形成一種遞進關系,而軟實力的提升則轉化為對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幾年來,山東通過以“好客山東”旅游品牌創建為代表的旅游與文化的融合發展,旅游與文化資源的深度整合在吸引投資、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已經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探索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提升地方軟實力方面積累了經驗。
旅游+文化:維護地方文化安全。有人類學家曾揪心于旅游業發展對地方文化的影響,他們擔心旅游就像一把火,既能夠煮熟你的飯,也能夠燒掉你的屋。在承認旅游開發能夠促進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同時,擔心外來客源文化、投資企業的強勢會成為脆弱的地方文化變異和消失的催化劑,使地方文化過快被同化。實際上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也的確發生過,如夏威夷的原住民文化在旅游業發展的初期就曾快速地被外來文化和經濟發達地區游客的歐陸風所淹沒,后來經過文化學者艱苦的搶救才得以保留和傳承。這種現象實際上在很多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在我國旅游業發展初期,在服務接待領域,西方發達國家也通過在旅游服務中滲透西方文化來進行服務文化的地緣整合,這對許多民族地區、甚至是整個國家的文化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如何在注重文化協同的同時保持民族、地域文化的獨特性與魅力也成為旅游學術界關注的核心問題。
山東省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的實踐,在強化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時對于傳承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維持地方文化特色,已經做出了很大貢獻,如《好客山東旅游服務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把山東的好客文化與國際通行的服務標準有機結合,既彰顯和傳承了山東的好客精神,也進一步推動了旅游服務的國際化,有效地維護了地方文化安全。
山東省在旅游產業與文化融合發展、踐行科學發展觀方面已經邁出了成功的一步。十七屆六中全會為社會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指明了新的方向,將進一步推動全省旅游產業與文化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區域吸引力和地方軟實力,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與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責任編輯:鄧道理
來源:中國旅游報
作者:王德剛
編輯:redcloud